從 “地方特產”到“國際商品”:中國智慧燈桿屏的全球化進階之路
中國LED顯示屏產業的國際化征程始于二十世紀末,早期以代工模式為海外品牌提供基礎顯示模塊,逐步積累技術與市場經驗。進入21世紀,隨著深圳、廈門等產業集群的形成,中國企業開始以自主品牌進軍國際市場。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,中國顯示屏企業為沙特館打造的1600平方米“月亮船”LED屏震撼世界,標志著中國顯示屏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。
2024年,中國LED顯示屏出口額突破百億元大關,同比增長24%,其中東南亞、中東等新興市場貢獻了超過50%的增量。在印尼,P1.2-P1.6小間距產品在商用顯示領域的滲透率已超過60%。泰國政府推出的虛擬拍攝補貼政策,直接刺激當地LED影棚需求激增40%。這些數據印證了中國顯示屏從“地方特產”到“國際商品”的轉型成果。
當傳統LED顯示屏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時,中國企業正悄然開啟第二代產品的研發。智慧燈桿屏通過“多桿合一”設計,將顯示功能與5G基站、環境監測、智能照明等模塊深度集成,形成城市級智能終端系統。以勤上光電的壓鑄鋁智慧燈桿屏為例,其采用IP65防護等級設計,支持-40℃至75℃寬溫運行,內置雙軸溫控散熱系統和智能光感調節功能,可在暴雨、沙塵等極端環境下穩定工作。
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推動下,中國智慧燈桿屏正以“技術+服務”的組合拳開拓國際市場。2024年,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部署的914根智慧路燈,集成LED顯示屏、攝像頭、緊急呼叫等11項功能,成為非洲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桿項目。在中東,太龍智顯為多哈世界杯主會場周邊5公里路段提供的130面燈桿屏,通過5G集群控制實現賽事信息實時發布,日均觸達觀眾超50萬人次。
全球智慧燈桿屏市場正進入爆發期。QYResearch預測,2025-2030年該市場將以15.2%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張,到2030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。驅動增長的核心動力,而“硬件集成化“、”功能場景化”、“運維智能化”的優勢更加體現了智慧燈桿屏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載體。
從珠江三角洲的電子工廠到多哈世界杯的核心場館,從東南亞的商業街區到歐洲的歷史名城,中國智慧燈桿屏的全球化之路,既是技術實力的彰顯,更是中國參與全球城市治理標準制定的生動實踐。當LED屏體在異國他鄉的夜空亮起時,投射的不僅是商業廣告或交通信息,更是一個文明古國對未來城市形態的深刻思考。這種從“產品輸出”到“價值輸出”的跨越,正在書寫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新篇章。